【奖章分类与适用对象】
冬奥突出贡献奖章主要分为个人贡献奖与团体贡献奖两大类。个人奖面向直接参与赛事筹备、技术保障、志愿服务等核心工作的个人,需提供具体服务时长及证明材料;团体奖适用于连续三年以上参与冬奥相关工作的单位或团队,需提交集体贡献案例及成果清单。申报者需通过"冬奥贡献者登记系统"完成身份核验,系统自动匹配对应奖项等级。
【申报条件与材料准备】
基础条件:年龄18-65周岁,无重大违纪记录,服务时长累计超过200小时(志愿服务类)或完成3项以上核心工作(技术保障类)
材料清单:
身份证明(身份证/护照扫描件)
服务记录(电子工作日志/打卡凭证)
成果证明(技术专利/赛事证书/媒体报道)
单位推荐信(加盖公章)
优先条件:获得过省级以上嘉奖、持有冬奥相关职业技能证书、参与过国际赛事协作
【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】
登录"冬奥贡献者平台"(官网www.winter2022contribution.com)注册账号
选择奖项类型填写申报表(在线填写耗时约30分钟)
上传电子材料(系统自动校验格式与完整性)
线下审核阶段(15-30个工作日)
结果公示与证书发放(审核通过后10个工作日内)
【审核重点与常见疏漏】
时间计算规则:志愿服务类按实际出勤时长折算,技术类按项目参与度评估
材料真实性核查:重点比对服务记录与银行流水、交通记录等佐证材料
高频问题:
志愿服务时长计算方式(含培训时长)
跨单位服务记录合并申报
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殊贡献认定
退回重审情形:材料缺失率超过30%、关键数据矛盾、未达基础条件线
【证书升级与后续权益】
已获初级奖章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升级:
连续三年获得同级奖章自动升级
新增重大贡献(如获得国际赛事奖项)可申请特批升级
团体奖升级需提交升级申请书及新贡献证明
升级后享有:
优先参与冬奥相关培训
专属服务通道(如冬奥遗产项目咨询)
证书电子存证功能(对接国家人才数据库)
冬奥奖章申领体系构建了"基础条件+专项贡献+持续表现"的三维评价模型,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理。建议申报者注重服务过程记录,建立个人贡献档案库,及时更新关键数据。重点把握2023年12月31日前的材料提交窗口期,避免错过年度审核周期。
常见问题解答:
Q1:异地服务记录如何合并计算?
A:需提供工作单位出具的跨地区服务证明,系统支持多平台数据对接
Q2:证书遗失后如何补办?
A:登录平台提交补办申请,需重新提交身份证明及原始申请记录
Q3:企业赞助是否算作贡献?
A:仅限直接参与赛事工作的员工,企业资质证明需单独申报
Q4:港澳台居民能否参与?
A:持有效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通行证,提供同等效力证明材料
Q5:申报材料有效期是多久?
A:服务记录需在申报时满6个月,成果证明需在2年内
Q6:审核结果有异议如何申诉?
A:通过平台提交书面申诉,需附第三方鉴定材料(如技术类项目验收报告)
Q7:个人奖与团体奖是否可同时申报?
A:同一主体只能选择最高等级奖项,已获团体奖成员不可重复申报个人奖
Q8:国际志愿者证书是否被认可?
A:需经国际奥委会认证,并提供翻译件及公证文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