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技师运动会以"匠心铸就卓越"为主题,于2023年10月18日在东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。本次活动通过技能竞赛、成果展示、技术交流三大板块,吸引了来自全市12个行业的800余名技术能手参与,现场设置工业机器人编程、数控机床操作、3D打印设计等28个特色项目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高水准的技能盛宴。
一、开幕式亮点全解析
暖场环节:活动在《技能报国》交响乐中拉开帷幕,无人机编队组成"东莞制造"字样,配合3D投影展示智能制造成果。工业机器人团队现场完成机械臂焊接、码垛等高难度动作,展现科技与工匠精神的融合。
启幕仪式:市人社局领导致辞后,由获奖选手代表进行宣誓,特别设置"工匠精神"火炬传递环节,火炬造型采用数控机床精密加工而成,象征技术传承。
成果展示区:设立200个展位,重点展示智能装备、新材料应用等创新成果。其中,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研发的"纳米涂层技术"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应用成果引发关注。
二、技能竞赛项目攻略
工业机器人编程赛(实操时长2小时)
玩法:选手需在FANUC机器人工作站完成装配、焊接、检测全流程
技巧:提前熟悉机器人示教器界面,优先完成基础路径规划
装备推荐:建议佩戴防砸手套+防割护目镜,携带备用电池
数控机床操作赛(理论+实操)
理论题占比30%,重点考察G代码应用、刀具磨损标准
实操需在1小时内完成零件加工,精度要求±0.02mm
技术要点:加工前必做机床回零校准,注意切削液使用规范
3D打印设计赛(创意+精度)
使用光固化设备打印建筑模型,需包含承重结构设计
建议采用分层切片法,先打印支撑结构再进行主体建模
创意加分项:可加入AR交互功能(需提前申报)
三、参赛者必备指南
证件要求:需携带身份证+技能等级证书(高级工以上优先)
装备清单:专业工具包(含游标卡尺、千分尺等)、防静电手环
时间管理:建议提前30分钟到达赛场,完成设备调试和流程确认
应急措施:各赛场配备医疗站和工具补给点,可提前登记紧急联系人
四、观众观赛技巧
门票获取:通过"东莞人社"公众号预约,每日限流3000人
最佳观赛位置:C区(工业机器人区)、G区(数控机床区)配备大屏直播
知识问答:现场设置扫码答题环节,答对3题可兑换定制徽章
拍摄建议:使用广角镜头捕捉设备细节,注意遵守现场拍摄规定
五、后续活动预告
10月21日:举办"工匠对话"论坛,邀请全国技术能手分享经验
10月25日:开放公众参观日,需重新预约(限前5000名)
11月1日:公布竞赛成绩,优秀选手将推荐至省技能大赛
东莞技师运动会通过创新竞赛形式和智能化展示手段,有效搭建了技能人才交流平台。活动特别注重"理论+实操"双考核机制,既考察选手专业素养,又强调实际应用能力。其中,工业机器人编程赛引入实时数据监测系统,可精确记录操作轨迹和能耗指标,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。建议后续增加跨行业组队参赛机制,促进不同领域技术融合。
相关问答:
Q1:非东莞户籍人员能否参赛?
A:需持有有效居住证,且在本地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。
Q2:竞赛成绩如何影响职业资格认证?
A: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可直接晋升高级技师,并享受人才补贴。
Q3:现场是否有技术指导服务?
A:各赛场配备5名资深导师,提供赛前1小时集中指导。
Q4:观众能否参与体验项目?
A:10月20-22日开放30个项目的公众体验时段(需提前预约)。
Q5:获奖作品后续如何展示?
A:优秀作品将入驻东莞工匠馆,并参与全国技能成果展。
Q6:竞赛用设备参数公开吗?
A:技术规格书已上传至官网"竞赛资料"栏目。
Q7:如何获取电子版成绩单?
A:参赛者登录系统后,可下载带电子签章的证书。
Q8:活动周边产品有哪些?
A:包含定制工牌、技术手册、3D打印模型等6类文创产品。